專業從事空氣凈化檢測儀器,凈化設備
提供無塵凈化環境系統整套解決方案
在生物制藥、醫療器械、半導體等高端制造領域,潔凈間是保障產品質量的核心環節。其設計與運營需嚴格遵守國內外法規和行業標準。本文從潔凈級別、確認流程、人流物流管理、氣鎖設計、壓差控制及氣流組織六大關鍵方面,解析基本要求與法規依據。
潔凈間根據操作風險分為A、B、C、D四個等級,主要依據國際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(GMP)和ISO標準:
A級:高風險操作區(如無菌灌裝區),需通過單向流系統(如隔離器)維持環境,風速要求0.36-0.54m/s,且需驗證氣流模式。
B級:A級的背景潔凈區,需持續監測壓差,靜態懸浮粒子標準為ISO 5級。
C/D級:用于非關鍵步驟或終端滅菌產品生產,動態粒子標準分別為ISO 8級和ISO 8級(靜態)。
法規依據:歐盟GMP附錄1、ISO 14644-1,明確各等級粒子與微生物限值。
潔凈間的確認需涵蓋靜態(無人員)和動態(模擬生產)兩種狀態,并定期再驗證:
1.測試內容:懸浮粒子、微生物濃度、過濾器完整性、壓差、風量及A級區風速測試。
2.周期要求:A/B級每6個月,C/D級每12個月;設備變更后需重新驗證。
3.自凈時間:需在20分鐘內恢復潔凈度,動態監測結合煙霧測試驗證氣流有效性。
潔凈間的污染風險主要來自人員和物料流動,需遵循以下原則:
1.單向流動:物料通過雙扉滅菌器或氣鎖傳遞,減少交叉污染。
2.人員規范:進入前需更衣、消毒,禁止攜帶手機、化妝品等物品,穿戴全套潔凈服(包括口罩、手套等)。
3.風險評估:對物料轉移活動進行污染評估,必要時采取消毒或隔離措施。
法規依據:FDA 2004指導原則強調減少人流交叉,歐盟GMP要求物料傳遞驗證。
氣鎖是隔離不同潔凈級別的關鍵設施,設計要求包括:
1.分類管理:人員與物料氣鎖分開,A/B級區采用互鎖系統,防止兩道門同時開啟。
2.潔凈度匹配:氣鎖末端靜態潔凈度需與目標區域一致,物料進入前需清潔消毒。
3.報警系統:C/D級區配備視覺或聽覺報警,確保隔離有效性。
壓差是防止污染擴散的核心手段:
1.基礎要求:相鄰潔凈區壓差≥10Pa,與非潔凈區之間≥12.5Pa。
2.連續監測:關鍵壓差點安裝實時監測設備,異常時觸發報警并記錄。
3.動態調整:壓差設置需結合氣流模式驗證,確保單向流動。
氣流設計直接影響潔凈度維持效果:
1.單向流控制:A級區采用垂直/水平單向流,平均風速0.45m/s±20%,定期煙霧測試驗證。
2.換氣次數:B級區≥30次/小時,C級區≥20次/小時,動態監測確保自凈能力。
3.出風口布局:進風口位于天花板,回風口靠近地面,減少地面污染物上揚。
施工驗收:潔凈室需按JGJ71-90或GB50591-2010規范施工,材料需耐火且不產塵。
日常監測:懸浮粒子與微生物采樣需避開產塵操作,A級區動態監測頻率需覆蓋高風險時段。
人員培訓:嚴格執行更衣程序,定期演練污染應急預案。
潔凈間的合規管理是產品質量的基石,需從設計、驗證到日常運營全鏈條把控。企業可結合第三方檢測服務(如蘇州三興凈化)優化環境監測方案,確保符合歐盟GMP、FDA及ISO等多重標準。
關注我們,獲取更多潔凈技術干貨!